免費論壇 繁體 | 簡體
Sclub交友聊天~加入聊天室當版主
分享
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

成功錦曩89 社會真相之解析

成功錦曩89  社會真相之解析

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DTVr7Jcva9I&ab_channel=%E9%AB%98%E9%9A%8E%E6%80%9D%E7%B6%AD


這個社會的真相 可真相一般都是殘酷的

所以接下來你可要做好心理準備了 強大的人聽前都會先點贊,我相信你也是這個世界,是有參差的


有人在底層摸爬滾打,
有人過得還行,
有人卻能站在財富頂層,
究其原因,這與人的思想能力,還有賺錢方式有很大的關係:

窮人只知道賣苦力,中產會多一份思考,而富人還擁有更強大的心力

其中一條社会真相就是:
拼體力的只能淪落底層,拼腦力的成爲中產,拼心力的才能登上巔峯

你是哪一種?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,很是唏噓
鋼鐵大王卡耐基曾在紐約街頭散步時,遇到一位衣衫襤褸的年輕人
年輕人請教卡耐基,如何才能變得像他一樣富有

卡耐基對他印象不錯,於是說道:

你先用一年時間認真學習建築學,到時我應該能給你安排一個合適的職位。


卡耐基還給了他一個地址,方便他找到自己 結果一年後,年輕人並沒有來找卡耐基


打聽後才知道,年輕人根本沒有按他說的去做 而是經朋友介紹,跑去碼頭做了一個時薪12美元的散工


試想,如果這個年輕人按照卡耐基的指導,假以時日很大概率也會成功


但他卻放棄了這個成長的捷徑 反而轉頭去喫一些低級的苦,從而葬送了自己的錢途


網上看過一個討論: 爲何很多人再苦再累,也不願學習一些新的技能,從而讓自己過得更好?


一個高贊回答是:身體的苦會被疲勞麻痹


能被娛樂轉移,最終使你習以爲常 學習卻要求你始終保持精神的專注、思維的活躍和麪對未知時的焦慮


所謂勞心者役人,勞力者役於人 當你習慣了依靠自己的體力去賺錢,那麼你就永遠只能困囿於財富的底層


富爸爸窮爸爸》的作者清崎講過一個故事 有一個村莊,附近一公里都沒有水源,用水成了村民們最大的難題


於是,村長挑選了村裏最強壯的青年艾德和比爾負責供水


並和他們簽訂了供水合約 簽約後,艾德立馬購買了兩個大桶,每天起早貪黑


從遙遠的湖泊挑水供村民使用,累得腰都直不起來


而比爾在簽約後,沒有馬上行動,而是忙於思考如何把供水打造成一個商業模式


半年後,他帶回來一支工程隊,在村裏建立了供水系統


建好後,他輕輕鬆鬆便爲村民解決了供水問題


原來,在過去半年裏,比爾做了詳盡的商業計劃


找到了投資,註冊了公司,僱了項目施工的專業人員


管道開始正式運行的那一天,艾德就徹底失去了工作


喫身體上的苦,只能解決一時的溫飽 喫腦力的上的苦,才能獲取長久的利益


認知突圍》中有一個“思考-收益”曲線 一個人在思考上花費的時間,一開始不會帶來明顯的收益


但隨着思考時間持續增加,他終將獲得蛻變式的成長


重複且長時間的無盡忙碌,大部分人都可以做到


難的是思考。 沒有深入的思考,再多身體上的勤奮也沒有意義


腦力的苦更甚於身體的累,可思考的深度,決定事業的高度。


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比吉特和埃斯特,是世界級“貧困專家”。


爲了弄清楚人爲什麼會陷入貧窮 以及如何擺脫貧窮,他們用15年的時間


調查貧困人羣最集中的18個國家和地區。 結果發現:人之所以窮


往往是因爲掉入了一個又一個的“貧窮陷阱”中。


更殘忍的是,這些“貧窮陷阱”幾乎是被設計好的。


你以爲窮人會精打細算地過日子? 不,他們往往比普通人花錢還要大手大腳。


阿比吉特講述了帕克的故事。 帕克是印尼的一位農民,他身體虛弱


無法工作賺錢,常年處於赤貧狀態。 但當阿比吉特來到帕克家時,卻出乎意料地發現


他的家裏擺滿了各種物品: 電視機、DVD、移動電話以及茶葉、咖啡和糖……


這些昂貴的生活用品和他窘迫的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。


在貧民窟裏,像帕克這樣的人並不鮮見。 爲了買一臺62英寸的電視,他們冒着拖欠房租被掃地出門的風險;


爲了喫一頓美味的龍蝦,他們寧願在之後的29天裏天天喫泡麪;


爲了一瓶除皺面霜 他們可以忍受在寒冷的冬天因爲欠繳燃氣費被停掉供暖。


無論怎麼勸說,窮人們還是一有點錢就跑去購物。


無法控制自己享樂的慾望,缺乏延遲滿足的定力


於是他們掉進了生產者設計的圈套裏。 前段時間520,商場賺得盆滿鉢滿,花店忙得不亦樂乎


可節日剛過,垃圾桶裏卻堆滿了被丟棄的禮物


鮮花、玩偶,口紅,香水…… 生活中,這樣的“垃圾桶陷阱”無處不在。


你有沒有發現,現在無論什麼節日都被商家營銷成購物節


刷會短視頻的功夫就不知不覺下單了好幾件商品


本想着趁雙十一撿個漏,卻在湊單的時候又多加購了幾件計劃之外的東西。


製造消費者:消費主義全球史》中有一個觀點


消費是被人爲製造出來的。 資本最擅長三件事:


1、憑空製造需求
2、用消費品劃分社會層級結構
3、設法加快你的消耗速度。 生產者在想方設法掏空你的錢包


當你跟風消費瘋狂剁手而不自知的時候

就是你走向貧窮的開始。 讓大部分國民沒有積蓄,是全球各國的一個基本國策


一個城市別管他名義上的工資有多高,那都是虛的。

不管纽约、東京、上海、臺北、香港任何一个大城市

它的物價水平會自動調整到讓底層勞動者付完房租

喫喝、交通等基本的生存成本以後,每個月你的荷包空空的水平

不管你是上海的月薪8000還是紐約的3000美元,結果是一樣的。


對於中產階級呢? 會有房貸、學費貸、房產稅


孩子教育以及媒體洗腦的各種小資生活宣傳


激發你的攀比心和花錢的慾望,讓你存不下錢來。



不用管每個人花銷開支裏面各項比例如何,這是很細節的東西

從大的框架上講,只要大部分人沒有什麼積蓄,那他們的目的就達到了


絕大部分人手停口停,沒有錢就沒有選擇的自由,就必須要出門幹活了。


其實這就是現代版的被慾望和債務驅動的奴隸


99% 的人來到世界上都是爲了湊數的,都是爲了充當社會運轉的輔料

是爲了幫助 1% 的人更好的實現各種自由。

說個故事: 主人對埋頭拉磨的驢說:你真的很了不起,沒有你大家都得喫粗糧

驢厚的笑了笑,拉磨的步伐更快了。 晚上,主人全家一邊喫着驢磨的新糧,一邊教育小孩:

千萬不要學那頭蠢驢,一輩子都在圍着磨盤轉。

驢結束了一天的勞累,一邊喫着玉米杆, 一邊對小驢說:快長大,我要教會你拉,這是最受人尊敬的職業!

這個世界最殘忍的真相,莫過於 99% 的勤奮努力

但認知低下的窮人,養活了 1% 的坐享其成的富人。

當然,這 1% 的富人爲了能夠鞏固自己的位置,

不斷的去設計各種規則去限制和操控那 99% 的窮人。

富人的財富都來自於窮人的勞動 窮人越窮富人就越富,這就是 “勤勞致富” 的真相。

富人會讓窮人世世代代的窮下去,這樣自己才能坐享其成

爲了實現這個目的,富人歌頌勤奮是一種美德,高呼努力改變命運。
凡事唯有投入,結果才能深入; 凡事唯有付出,結果才能傑出; 凡事唯有磨鍊,結果才能熟練; 凡事唯有不煩,結果才能不凡。
能與智者同行,你會不同凡響; 能與高人為伍,你能登上巔峰。
你雖不能改變環境,但卻可以轉換心境;
你雖不能樣樣勝利,但卻可以事事盡力。
Dr. Chao,senior consultant & Assistant professor,Dep.of Finance,Nanhua University,Taiwan.
website:amazon.com/author/drchao
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